罗绣

  • 发布时间: 2016-03-04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18

罗绣(1900——1927),字采五,朔县(今朔城区)城内人,出生在较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小有大志,矢志笃学,七岁入私塾。民国四年(1915)就读于朔县国民第一小学。民国八年(1919)考入山西省立太原第一中学。

在太原一中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罗绣积极参加了反帝、反阎(阎锡山)的爱国运动,并和进步青年王振翼、贺昌、刘挺英等一起,组织了“青年学会”,创办了《青年》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当时,太原一中封建思想禁锢森严,校长视学生的进步活动为“不轨”,横加干涉,在教学中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全校师生气愤至极,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反对反动校长的学潮活动。罗绣很快成为学潮的积极分子。他与一些进步青年一道,带领全体同学同反动校长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斗争,后遭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罗绣团结难友与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阎锡山政府将被捕学生无罪释放。

这次学潮后,太原一中成为共产党在太原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罗绣通过学潮锻炼,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于民国十一年(1922)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民国十三年(1924),罗绣考入了北京俄文法政大学。他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广泛接触社会,积极进行革命活动。民国十五年 1926),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法政大学党支部成员,具体负责中共北京市委的地下交通工作。

在北伐革命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感到惴惴不安。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党的领导人李大钊遇害后,罗绣在白色恐怖中仍顽强地坚持斗争。

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中共北京市委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残酷杀害,决定组织武装起义。罗绣参与了各项准备工作。后因叛徒告密,他与一批共产党员相继被捕入狱。在狱中,为使罗绣供出北平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张作霖亲自对他审讯,但他昂首挺胸,闭口不谈。凶残的敌人黔驴计穷,竟将罗绣的手指钉上竹签,严刑逼供。罗绣毫无惧色,严守党的机密,使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是年底,罗绣和其他十二名革命者被北京反动当局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