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宁寺水陆画

  • 发布时间: 2016-03-03
  • 作者: 暂无
  • 阅读次数: 27

右玉宝宁寺内有水陆画一堂,系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共计149幅,除几幅大佛像外,均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均以细绢为底,用淡红和黄色花绫装裱,大部分画面清晰,保存完好,少数因受潮或被烟熏,绢色较暗或稍有裂纹。

这堂画绝大多数是描写神佛鬼魅、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作品,旨在通过艺术形象感染人、教育人,让人们懂得应当崇信什么、忌讳什么、反对什么,从而接受佛教教义,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其中少量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为内容的画,虽然亦寓因果报应之义在内,但作者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意无意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民间疾苦,并从侧面鞭挞了封建统治者,其价值不仅远在其它道释人物画之上,而且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这类作品虽然多,却是这批画的精髓。

水陆画是在佛教寺院内举行佛教仪式——水陆道场(又名水陆法会和水陆斋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据佛教经籍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常夜梦饿鬼面向其求食,阿难遂设水陆道场,施食超度所有饿鬼。中国最早的水陆道场是南朝梁武帝为其王妃郗氏所设。据说凡被佛法超度的怨鬼孤魂都可以“免罪”、“升天”,故后世盛行不衰。伴随水陆道场发展起来的水陆画,便成为我国宗教绘画中的一个画种。

右玉宝宁寺水陆画是一套珍贵的古代绘画作品,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至初十,寺庙举行水陆道场,悬挂三天,道场结束后便收藏起来。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免遭意外,当地有识之士把画转移到绥远,解放后送到大同云冈文物管理所保存,1955年移交山西省文物管理部门。这些水陆画除记载清代二次装裱情况的三幅外,计道释人物画108幅,各种世俗人物画12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画13幅。各种世俗人物计有:帝王、妃、孝子、贤妇、烈女、九流百家等。反映生活的计有:雇典奴婢、饥荒饿殍、弃离妻子、枉滥无辜、赴刑都事、幽死狴牢、反戈盗贼、军阵伤残、水漂荡灭等。这些描述现实生活内容的作品,虽旨在渲染人生痛苦、灾难和人世无常,用以劝诱人们皈依佛法,谋求解脱,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如第164幅画中着力描绘了饥荒之年,人民衣食无着,疾病缠身,无有生趣的景象。第171幅与第172幅描写残军败将弃甲曳兵而逃,有的背负受伤者步履艰难,近景为被焚的房舍,有三人被固于一片火海之中挣扎待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些例子说明民间画师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同情人民的不辛遭遇,有意无意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无能和残暴。这些画面虽然不多,却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动人春色不需多”,它们是这堂水陆画中最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杰出作品。

对于各种人物,作者根据不同的身份予以刻画,男女老少、正邪美丑均表现得恰如其分。如帝王、后妃都画得面容丰腴,体态端庄,服饰华丽,表情矜持;武臣、将士则侧重表现勇猛威武的神情;画僧、民、匠,则外表虔诚,内心恬淡,缁衣正貌,落拓不群。儒者、贤士、文人等人物种类繁多,有的是中原人,有的是外域人,服饰、姿态各不相同,或坐或立,或读书,或写经,或禅定,或受参谒,少者潇洒倜傥,老者古貌清奇。在山石花木间还点缀着前来献果听道的猿猴、狮、虎等,这些猛兽都画得温顺驯良,依偎于罗汉足下,无疑作者是为了表现其皈依佛教以后本性的改变。人物虽多,但由远至近,排列有序,繁而不乱,恰似从九天云霄中冉冉降临,遂令观者为之动情,对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戏剧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堂水陆画,据康熙乙酉年(1705)郑祖侨画裱水陆画序及嘉庆二十年(1815)唐凯重裱水陆画序的记载,可推定创作时代。郑序云:“恒城(今大同)自驻防以来,凡寺宇古刹,处处焕然,而宝宁寺尤为美备。寺中相传,有敕赐镇边水陆一堂,妙相庄严,非寻常笔迹所同,但历年已久,而香烛熏绕,金彩每多尘蔽,住持广居立志重新,已非一日。客岁冬募恳将军都统诸大人以暨八旗诸公捐资攒裱,俾向之尘封者,今则光彩倍增,辉煌夺目矣……”唐序云:“郡城之宝宁寺,古刹也,有水陆画一堂,中绘诸天佛祖……溯之由来,盖敕赐以镇边疆,而为生民造福者也,其笔墨窍形尽相,各极其妙,诚名贤之留遗,非俗师之所能也。”

从郑、唐两序和画面判断,这堂水陆画成画和敕赐约在明天顺年间。这一时期明王朝同北方鞑靼、瓦剌民族时有纠纷,兵戈不绝,故当朝皇帝将这堂水陆画敕赐宝宁寺镇边,以望减少战乱,保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