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11月29日,天津爱心之家创办人魏三利老师做客朔州大讲堂,为朔州市民和来自周边县区的近300名传统文化爱好者讲解《家庭伦理道德与疾病的关系》。
魏三利作讲座
魏老师通过研究学习王凤仪(生于1864年,中国近代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人称“王善人”)老先生的“善人思想”,以“人道尽,天道感”的理想主义积极弘扬善人道,讲求人子之道、夫妇之道、婆媳之道、朋友之道、教育子女之道等。
诵读《感恩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礼仪成于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只有虚才能通,通则感,感则善,圣人之所以和平天下者,能感人心而已……”魏老师从不同角度讲解了“五伦八德”、“尚和求同”等中华传统文化,重点讲解了家庭伦理与疾病的关系,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多年临床积累的经典病例,详述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毒“怨恨怒恼烦”性理疗法。用传统文化解读了人生病之根源,劝诫人们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常思己过,忏悔道错……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事例,循循善诱的表述,教人如何消除暴戾之气,做一个健康有德的人。
现场听众
讲座现场
魏老师以活泼幽默的语言将丰富深邃的“善人思想”诠释得淋漓尽致, 深得全场听众的喜爱。许多听众第一次听这样的讲座,深有感触,明白“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完全取决于个人修养。并表示要立身行道,止于至善,积极学习和践行传统美德对当代人的重要意义。
(文/郝湘俊 图/薛华)